16S、18S、ITS等擴增子測序(二代) 一步到位檢測環境微生物多樣性
擴增子測序是對特定長度的PCR產物或捕獲的片段進行測序,分析序列中的變異。
16S/18S/ITS等擴增子測序即通過提取環境樣品的DNA,選擇合適的通用引物擴增16S/18S/ITS的目標區域,
通過檢測目標區域的序列變異和豐度,以研究環境微生物多樣性及群落組成差異。
16S/18S rDNA為編碼原/真核生物核糖體小亞基rRNA的DNA序列。
ITS分為兩個區域:ITS1位于真核生物rDNA序列18S和5.8S之間,ITS2位于5.8S和28S之間。
應用方向
醫學領域:疾病與人體微生物間關系,如代謝類疾病、消化類疾病、自身免疫性疾病、腫瘤癌癥、神經類疾病及其他疾病等
環境領域:某一特定環境(霧霾、沙塵等污染環境,住宅、商場等生活環境)的微生物群落組成,有機肥發酵處理、污水治理、石油降解、水體及海洋等微生物群落分布和組成等
畜牧領域:腸道、瘤胃等微生物與動物繁殖、生長發育、營養健康、免疫和疾病治療等的互作關系
農業領域:根際微生物與植物互作、農業耕作/施肥處理與土壤微生物群落等
生物能源:特殊功能的菌株、工程菌的開發
特殊極端環境:極端環境條件下的微生物類群研究
常見問題
1.16S測序哪個區域比較合適?
我們提供的幾個測序區域來自文獻調研,但是目前并沒有研究表明哪個測序區域更好。有文章研究表明土壤樣本,16S V4區(515F-806R)比較適合做擴增子研究,可檢測的物種多樣性更豐富, 并且可重復性強(PNAS. 2013. 110(16): 6548-6553.)。
2.若關注環境中的真核微生物多樣性,ITS測序和18S測序哪個更好?
ITS測序主要是針對真菌多樣性的研究,注釋準確度高;18S測序針對的是真核微生物,注釋到的范圍廣,但是就真菌來說精確度相對較低;可根據研究目的合理選擇測序方案。
3.擴增子與宏基因組的區別?
擴增子主要分為16S、18S、ITS測序,關注環境樣本中的物種組成,該技術物美價廉,實用性高。宏基因組關注環境樣本中的物種組成、功能組成及代謝通路等信息,該技術深入挖掘環境樣本功能層面的信息。